年均新增400万千瓦!
我市以清洁能源“加速度”书写“双碳”答卷
6月6日,集油、氢、电、光伏、智能机器人多位一体的AI数智化先行示范站——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丰宁北综合能源智慧站已经“整装就绪”,该站配备1台氢气集成橇及智能加氢机器人、4台4枪4油品加油机及智能加油机器人、6台180千瓦双枪充电桩,每日可满足约50辆氢能车辆用氢需求。
丰宁抽水蓄能电站11号变速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超百日,创下大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自主化研究里程碑;全省最大的独立储能项目天启鸿源围场独立储能电站并网成功,为12座清洁能源电站配储,调节能力相当于一座中型水电站;河北建投大西沟风电制氢等氢能项目稳步推进,“制储运用”全产业链布局提速……一幅幅“绿电澎湃”的画卷,展现出承德清洁能源产业的勃勃生机。
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。
截至6月8日,全市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2392万千瓦,清洁能源占电力总装机和总发电量比重高达93%和83%,2021—2024年年均新增清洁能源装机400万千瓦,这是承德交出的一份“风光无限”的“双碳”答卷。
“四年翻了一番。”据了解,“十三五”末,承德清洁能源装机仅740万千瓦,截至2024年底,累计装机超过2300万千瓦,四年新增1500万千瓦以上,新增规模较“十四五”前总和翻了一番。
这样的“加速度”是怎样跑出来的?立下“军令状”,不达目的不罢休。
我市坚持把清洁能源项目推进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来抓,坚持风光水储氢一体化发展,持续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做大做强,以“军令状”机制推进获批风光电项目顺利并网。市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:“坚定不移推动风、光、水三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发电基地建设,全方位扩大绿色电力供给。以全域清洁能源资源规划为统领,大力开发建设集中式风光电项目,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分布式新能源,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集群,推动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壮大。”
近年来,滦平县坚持打好“绿色能源牌”,加快布局清洁能源产业全面发展,不断推进风电、光电、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。图为滦平县装机容量60兆瓦的慧通光伏发电项目。承德日报记者 陈相旭 通讯员 梁志青 摄
如今,我市清洁能源呈现出“三足鼎立”的格局,风电和光伏规模均超1000万千瓦、抽水蓄能360万千瓦,新能源发电量已超过全社会用电量。
如此“澎湃”的绿电,只有进入电网、输送到用户,才能够得到有效利用。为此,我市积极畅通绿电输送通道,加快构建绿电“高速路网”。
在围场半截塔镇半截塔村,国网冀北电力承德牌楼500千伏输变电工程,将承德北部、坝上地区的风光等清洁能源直接送至京津冀负荷中心消纳。这样的绿色通道,让我市快速增长的绿电高效送出。目前,全市已建成500千伏“6站3通道”清洁能源输送网架。更大的电网“高速路”正在铺展,第四通道工程年内投运,承德特高压开关站、隆化、平泉500千伏工程纳规实施,特高压扩建变电站、围场220千伏低频输电工程争列国省规划,建成后全市清洁能源输送网架将达到“9站6通道”,新能源送出能力还将大幅提升。
沿着“一带一路”,在丰宁制造的远景能源风机,跨越7000多公里,奔赴哈萨克斯坦,为当地百姓带去清洁能源。随着清洁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,我市积极谋求产业扩面提质,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由资源利用向能源应用转变,产业链向装备制造迈进。
目前,全市坚持建链、延链、强链,搭建完整的产业链,制定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图谱,梳理产业链断点堵点,有针对性地引进头部企业、高端项目,迄今已有金风、远景、明阳等20余家知名企业落户,实现风机主机、塔筒、全钒液流储能电池、锂电池、制氢装备等本地化生产。承德智能风机产品已覆盖华北、东北、西北、华东及中亚地区,具备年产兆瓦级风机主机2000台(套)能力,自2016年至今累计实现产值225亿元,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。
“对龙头企业,我们将深入实施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,加大政策、资源等方面支持力度,借助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,释放产业聚集效能。对优质中小企业,实施梯度培育工程,支持企业深耕基础领域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,打通关键零部件制造、整机装配、智能运维等环节,推动上游装备制造业链式延伸。”市发改部门负责人表示,要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产业韧性,延伸“链式反应”,以装备制造的“突围突破”,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